近期,江陰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太湖流域管理局平臺山水生態監測實驗站建設項目,迎來了首根預制樁基礎的施打。隨著樁基穩穩植入太湖湖底,這項水生態監測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
平臺山水生態監測實驗站的建設,是貫徹落實國家水生態保護戰略的關鍵一環。國務院水利部在《全國水文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年)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傳統水文監測向水生態監測拓展,重點加強長江流域水生態監測實驗室建設。該規劃正式將“平臺山水生態監測站”納入太湖流域水文實驗站重點建設項目名錄。
該項目的建成,將填補太湖湖心區水生態系統實時、原位監測的空白。它將如同一雙敏銳的“生態之眼”,持續、全面、準確地捕捉太湖水質變化、水生態健康狀況以及污染物通量等關鍵信息,為太湖流域的水資源科學調度、水環境精準治理、水生態長效保護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助力母親湖生態保護與水資源可持續管理。
太湖局平臺山實驗站項目核心建設內容包括:一座水上水生態監測實驗站、一座長達百米的進站貝雷橋及配套的岸邊附屬平臺設施。其中,實驗站主體及貝雷橋均采用水下預制樁基礎,總量達78根,設計樁長18米,樁徑0.4米。實驗站主體結構設計為三層高樁承臺平臺,自下而上分別為:高程4.40米的承臺平臺層、高程7.25米的實驗站樓面平臺層以及高程10.85米的頂層,結構穩固,功能完備。
項目自啟動以來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已完成臨時進場航道的疏浚、臨時碼頭的搭建及臨時設施的建設。根據當前計劃,項目團隊正全力以赴,力爭于8月底前完成全部基礎樁基施打,朝著今年12月底達到完工建設標準的目標邁進。
江陰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將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平臺山水生態監測實驗站的建設任務,為守護太湖碧波安瀾貢獻國企力量。